中山石墨電極是指以石油焦、瀝青焦為骨料,煤瀝青為黏結劑,經過原料煅燒、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燒、浸漬、石墨化和機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種耐高溫石墨質導電材料,稱為人造中山石墨電極(簡稱中山石墨電極),以區別于采用石墨為原料制備的中山石墨電極。
中山石墨電極的目的和作用:
①提高炭材料的導電、導熱性(電阻率降低4-5倍,導熱性提高約10倍);
②提高炭材料的抗熱振性能和化學穩定性(線膨脹系數降低50-80%);
③使炭材料具有潤滑性和抗磨性;
④排出雜質,提高炭材料的純度(制品的灰分由0.5-0.8%降到0.3%左右)。
石墨化過程的實現:
炭材料的石墨化是在2300-3000 ℃高溫下進行的,故工業上只有通過電加熱方式才能實現,即電流直接通過被加熱的焙燒品,這時裝入爐內的焙燒品既是通過電流產生高溫的導體,又是被加熱到高溫的對象。
目前廣泛采用的爐型有艾奇遜(Acheson)石墨化爐和內熱串接(LWG)爐。前者產量大、溫差大、電耗較高,后者加熱時間短、電耗低、電阻率均勻但不好裝接頭。
石墨化工藝過程的控制是通過測溫確定與升溫情況相適應的電功率曲線進行控制,通電時間艾奇遜爐50-80小時,LWG爐9-15小時。
石墨化的電耗很大,一般為3200-4800KWh,工序成本約占整個生產成本的20-35%
石墨化品的檢查:外觀敲擊、電阻率測試
機械加工:炭石墨材料機械加工的目的是依靠切削加工來到達所需要的尺寸、形狀、精度等,制成符合使用要求電極本體和接頭。
中山石墨電極加工分為電極本體和接頭兩個獨立加工過程。
本體加工包括鏜孔與粗平端面、車外圓與精平端面和銑螺紋3道工序,圓錐形接頭的加工可分為6道工序:切斷、平端面、車錐面、銑螺紋、鉆孔安栓和開槽。
電極接頭連接方式:圓錐形接頭連接(一吋三扣和一吋四扣)、圓柱形接頭連接、凹凸連接(公母扣連接)
image.png
加工精度的控制:螺紋錐度偏差、螺紋螺距、接頭(孔)大徑偏差、接頭孔同軸度、接頭孔垂直度、電極端面平整度、接頭四點偏差等。用專用環規和板規等檢查。
成品電極的檢查:精度、重量、長度、直徑、體積密度、電阻率、預裝配合精度等。
相關標簽:中山石墨電極 中山石墨電極工廠 http://www.infodailymedical.com/